「畫家風景.國民風景-百年台灣行旅」 作品欣賞
 
 
展覽日期: 2011/07/09 ~ 2012/03/31
地點: 國美館A3展覽室
推薦給好友  友善列印  
媒體訊息
 
 

策展人/薛燕玲


「風景」一詞在西方的世界裡,是始於十六世紀荷蘭畫家的專業用語,其後多種語彙的發展大都與「土地」有緊密的關係,而土地是人生存的根源,也是所有文化的最初始。


台灣美術史的發展與風景畫有極密切的關係。荷蘭在佔領台灣前後曾繪製大量有關台灣的海圖、地圖和景觀圖,可視為目前發現最早與這塊土地有關聯的美術圖像。而首度被提及界定台灣「名勝風景」的詞彙-「台灣八景」則是出現在1694(康熙三十三)年福建分巡台灣廈門道高拱乾所編修之《台灣府志》中,而1747(乾隆十二)年刊行的范咸、六十七所編《重修台灣府志》,卷首所附之《台郡八景圖》是目前可見台灣八景圖最早的版本。由於清朝台灣傳統水墨畫不盛行山水畫,所遺存下來的山水畫作能明確浮現台灣島國特有風土特色者甚少。日治時期經由日人的引導,開啟台灣人民對於這塊土地美景的認知,西洋現代化的風景觀經由日本再傳到台灣,石川欽一郎對於台灣風景觀看的態度與表現的方式,深深影響台灣第一代畫家對於風景的思考、擇選與呈現的觀點,所發展出的「地方色彩」當中原本單純的自然風光描繪,卻也因其中富含殖民者權力的實踐和文化價值觀的差異性而趨於複雜。


戰後1950、1960年代台籍畫家的風景畫創作大都仍延續日治時期的風格,但在政治資源的支撐與中原文化強勢的發展之下,渡海來台的水墨畫家懷想「故國山河」風景樣貌的山水畫也曾為一時的潮流。隨著台灣工業化推行、交通開發與觀光的開放,台灣畫壇在1960至1970年代興起一股登山寫生的風潮,各地秀麗的風光也成為畫家創作的題材。1970年代以後鄉土運動激發文化根源與地方認同的追尋,以及1980年代末期解嚴之後台灣主體意識的興起,畫家對於在地風景的發現、描繪和詮釋,揭示對台灣土地意識與自我主體建構的思索。1990年代以後,台灣畫家不再只以理想風景形塑台灣的美麗,災難風景題材陳述對於現實環境與自然生態省思和批判的人文關懷。


從十七世紀至當代,不同的時代裡皆有畫家以不同的形式與題材發現、記錄、再現與詮釋所見的台灣景象與風土,同時也體現了畫家與時代中的文化、政治、社會整體的關係。不同時期對於風景畫的建構,揭露那個時代的意義與觀看世界的視野,也見證歷史的轉變。雖然風景畫的形塑必須取決於畫家組構與表現的能力,不過風景的觀賞權力,在民主平等的精神下,具有公共與開放的性質,是屬於在此土地上住民所共有的,人民一方面可自由欣賞自然風景,但畫家的風景畫也提供觀者一種觀看世界的角度,同時也凝聚共同的記憶與對土地的認知意識。台灣的風景觀點,其實是在畫家的描繪與人民的互為參與的過程中逐漸構成。


本展覽依循台灣美術史的發展脈絡,立基於本館豐富的典藏品,從中研究、取樣,耙梳歷來台灣風景畫所體現的內涵與蘊藏的意義,整理出「政治權力寓示」、「山川之美再現」、「生活景象記憶」、「本土主體認同」、「土地環境關懷」五大主題,探討不同時代風景畫的表現形式與內容所揭示的文化意涵與美學觀點。同時也希望觀眾在綜覽畫家筆下台灣風景的明媚多姿之餘,也開啟對於台灣美好風光的共同記憶,以及對這塊土地更深層的省思。

呂基正玉山在望1960油畫、畫布46.0x53.5cm

劉其偉憤怒的蘭嶼 11997水彩畫39.2x52.7cm

陳澄波淡水風景(淡水)1935油畫、畫布89.0x115.0cm

席德進風景(魚池鄉)1981水彩畫56.5x76cm

arrow
arrow

    Holycow desig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